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警钟敲响,中国化肥不能高枕无忧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qhgem | 发布时间: 2022-06-22 | 1201 次浏览 | 分享到:

  70年代的中国,有过这样一段日子。

  日本进口的化肥用完了,尼龙口袋却舍不得扔,清洗一下做成裤子,可卖8块钱一条,于是有人编了段歌谣:

  公社大干部,上街买条裤,前面写化肥,后面写尿素。裤裆写含氮,净重四十五。

  这曾经是中国在化肥短缺时代的窘迫,它是怎样被打破的?

  1972年,国家计委给周总理上交了一份报告——一份事关6亿美元化肥设备的进口报告。

  在那个年代,中国一年的进出口总额只有48.4亿美元,其中还包括22亿的进口额,6亿美元已经不是一个小数字。

  但周总理的答复是:你们别吞吞吐吐,一点一点搞,干脆都提出来,一起考虑。

  总理的态度自有背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的化肥生产技术,只相当于美国四十年代的水平。1972年,中国化肥55%要靠进口。

  化肥的紧缺,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所以在1972年1月,国家计委提交了一份进口报告,要花4亿美金,把化肥设备买回来。

  这个报告,多少有点投石问路的味道,却没想到报告很快就被批了。所以计委趁热打铁,又提了一个6亿的报告,将需要进口的设备加了码。

  在总理的支持下,1973年,一个总价值高达43亿美金的引进项目正式通过,它被称为“四三方案”。实际上,后来在这个基础上还有追加项目,计划总额达到了51.4亿美金。其中的重头,就是化肥相关设备。

  仅一个“四三方案”所需的外汇,就超过了中国两年多的进口总额。

  然而,就在大量引进项目刚刚完成签约时,却出了一个小插曲。

  1973年,一支中国代表团访问美国,美方送了几件小礼品,其中一件惹了麻烦。

  那是一只玻璃蜗牛。

  在当时的环境下,这被解读成美国人的讽刺——中国像蜗牛一样爬行。

  更糟的是,当时中国正在考虑从海外进口化肥生产设备。蜗牛事件,不可避免地让人反感,进而产生疑虑——外国人歧视我们,我们还从他们手里买设备。

  这不是崇洋媚外是什么?

  幸而当时国务院下了很大的决心——“不惜代价建立化肥工业体系”。协助周总理工作的陈云更是直言:“如果有人批评这是‘洋奴’,那就做一次‘洋奴’!”

  这是中国化肥产业的背水一战。它的结果,是中国化肥产业通过产能跃进和技术改造,连年迎头直上。

  到1991年,中国成了世界最大的氮肥生产国。又过了30年,中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氮肥出口国。

  随着化肥产量增加的,是中国的粮食产量。

  五十年里,中国化肥使用量翻了5倍,与之相应的是粮食产量增加了3倍。

  在这个过程中,化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国大量试验证明,停止施用化肥,也不施用农家肥,3年内农作物产量就会降低一半,甚至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