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无为而治,道家哲学中的企业管理智慧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pmoa809fde2 | 发布时间: 2020-06-02 | 2027 次浏览 | 分享到:

而道家哲学崇尚人性的自然观和整体观,正如老子《道德经》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人性如水,本是天性禀赋,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无有善恶之分,只因后天道德伦常的“界分与辨析”而丧失了人性的本然,人性之“伪”便是这刻意的区分,如何去伪存真,化繁就简,道家哲学的径路指引便是“上善若水”的隐喻。

现代企业管理要善于从道家哲学中吸取思维养分,崇尚一种“上水哲学”,无论在人性假设还是企业流程再造,以及企业家的领导艺术和战略规划等层面,以水为喻,以水为鉴,学习一种“处弱或示弱”的思维格局,以退为进,虚怀若谷,让整个企业管理的节奏富于弹性,张弛有道,无为而治,而不是一味冒进和妄动。

正心正举

“无为而治”的道家哲学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启发是整体性和多维度的,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战略规划和领导艺术具有再造价值。

企业战略层面:企业战略作为顶层设计和企业的愿景、使命,注重整体战略结构的安排和建设,是企业宏观维度上的“立身处世”的哲学。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哲学以一种整体有机的管理思想审视整个企业机体的运行以及企业与外部环境的有效沟通,从宏观方向上把握企业战略发展的“自然之道”,遵循企业自身运行的自然规律,保持一定的战略弹性和柔性,知其“可为”与“不可为”,实现企业组织的自组织性。

领导艺术层面:企业管理者在“无为而治”管理思想启发下,应该学会适当放权,不是事必躬亲,权力下放不是管理效能的递减,而是能够产生一种加权效应,让管理效能有效地在各个流程环节释放,从内部实现激励机制。


“治大国若烹小鲜”,管理者学会“无为”就是成全下属员工的“有为”,“无为”更进一步明确了企业权责,澄清了职能属性,否则管理者的“随便生事”只会“惹事添乱”。正如《道德经》曰:“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拨迷见智,开启自在之门

现代西方管理思维的路径沿袭了主客二分的科学理性思维,把“人”这个管理要素高度抽象和客观化,然后抽离于整个管理系统之外,凌驾于管理系统之上,甚至赋予“全能”的色彩,这就导致了人性的膨胀,丧失“自然维度”的人性是自大张狂的,是“失控”的,妄想人是自然的主人。

而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哲学追求的是一种天人之境,这符合整个中国文化的内在精髓,是一种整体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人不是脱离于自然的“造物主”,也不是衡量一切宇宙价值的“标尺”,不是万物的尺度,而是与整体的自然大道相偕相生。人,不是游离于整个自然系统之外,而是整体自然的一部分,在遵循自然之道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本分”和价值。

    
×